走进茂名市电白区观珠、沙琅等地,不时传来沁人心脾的沉香香味广东股票配资平台,多处可见郁郁葱葱的沉香种植基地、热闹忙碌的特色沉香店铺和网络带货直播间,无不让人震撼和惊叹。
电白是“中国沉香之乡”,是全国最大的沉香种植基地和沉香集散地。据统计,目前,电白沉香种植面积超14万亩,现有沉香企业(含合作社、个体户等)近8000家,年产值近80亿元,从业人员6万多人,去年底还打通了国外市场,成立电白区沉香博览城跨境电商产业园,获2宗沉香原料出口许可证明,可以说“一棵树”带动百业兴。电白沉香产业已形成从育苗、种植、加工到市场营销等完整的全产业链条,走出了一条产业兴村、产业强农、产业富民的发展之路。
坚持特色发展塑优势,深入实施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培育行动,是全省推进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”(下称“百千万工程”)的重要要求。电白沉香产业壮大的背后,有着怎样的发展密码?
突破瓶颈,“发财树”铸就“金钥匙”
沉香,作为世界公认的珍贵香料与稀有中药材,一直以来是昂贵且稀缺的资源。
电白沉香的历史十分悠久。据《茂名县志》《电白志》等史料记载,电白境内关于沉香生产经营活动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。然而,由于沉香树结香的过程漫长,需要三五十年的时间才能成熟出香,传统沉香产业始终面临着产量低、生产周期长等诸多挑战。
2011—2015年间,电白香农在山上偶然发现易结香的野生“奇楠母树”,以此为基础研究组培、嫁接奇楠苗的新技术,成功让奇楠3年打钻、5年结香收成,且结香率大幅提升。
电白区沉香联合会名誉会长、电白区沉香协会会长、“沉香山”品牌创始人汪科元介绍,大约在2013年,电白创新“奇楠”沉香嫁接、制香技术,改写了沉香结香难、结香时间长的历史,使沉香由过去的稀有变成量产,突破了电白沉香产业化的瓶颈,开创了电白沉香产业发展的新篇章。
汪科元是最早在电白开始人工种植沉香的企业家之一。1997年,他在家乡电白观珠镇磻坑村投资2000多万元,打造了8000亩“沉香山”沉香GAP种植基地,踏上了人工种植沉香的道路。“奇楠”沉香技术成熟后,他不断扩大种植规模,目前种植面积达到3.5万亩,是迄今全国最大的沉香种植示范基地。
“奇楠”沉香成为开启电白沉香产业发展的“金钥匙”。《南方》杂志记者在茂名市电白区森海沉香种植专业合作社、观珠镇红光村等地看到,当地沉香种植已成连绵林海,且种植规模仍在不断扩大。
电白区森海沉香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刘基胜介绍,他从2017年前后开始大规模种植沉香,至今已种植了1800多亩,建设的沉香种苗培育基地,为6000多户农民提供了优质的沉香种苗。
“从2021年开始,随着种植的沉香树开始结香,合作社除了提供种苗,也开始了沉香产品的销售。”刘基胜说,目前合作社沉香产品销售主要靠直播,有三四个团队在做,销售状况非常好,产品一直供不应求。
据统计,电白沉香种植面积超14万亩,年育奇楠沉香木苗3000多万株,占全国市场80%以上。
深度融合,“小特产”打开“致富门”
一片片沉香林海,不仅绿了一方水土,还让电白区闯出一条从育苗、种植到生产、加工、研发、销售的沉香全产业链条。
沉香线香、沉香饰品、沉香精油、沉香摆件、沉香茶、沉香膏……在电白“沉香山”集团的一个展馆内,各种各样沉香产品琳琅满目。
“沉香树的叶子可制成茶叶,香材提取物则可用于制作芳香疗品,枝干可做成木雕摆件,还可以用作生活用香,以及制药治病救人等等。”汪科元介绍,围绕沉香树的种植、加工、流通、收藏、药用、文创、大健康、养生等几大环节,都可形成一个完整的“三产融合”产业链集群。依托沉香产业链,目前“沉香山”集团年产值超过了10亿元。
观珠镇是电白区出产沉香的第一大镇,是广东省“沉香特色小镇”,观珠镇沙垌村更是世界沉香产品集散地。《南方》杂志记者在沙垌香街见到,带有沉香字眼的商铺招牌整齐有序、古色古香。街道两旁,生活香品、香具香器、香水精油等沉香产品琳琅满目。沿着沉香墟一路行走,随处可见沉香生产加工、直播带货、打包发货的场景。
观珠镇沙垌村第一书记钟影虹介绍,在这条街上沉香产业链配套十分齐全,想要什么沉香,在这里就能享受一条龙服务,满足各种类型的消费需要。
“我们沙垌沉香街有一大特点,招工的店铺特别多,很多店铺都挂着招工的牌子。”钟影虹说,如今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留在家乡从事与沉香有关的工作,多年外出做沉香生意的村民也回到了家乡,村里的奶茶店多了,还出现了养生馆、美容店、瑜伽馆……村民的生活越变越好、越来越丰富。
据了解,在沙垌沉香街,有周边商铺作坊近1000家,全街有80%人经营沉香,带动周边企业及个体户2800家。街内各式沉香产品层出不穷。
电白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,随着沉香经济一、二、三产业实现有效融合发展,电白已形成日化用品、工艺品、燃香、茶叶、香精、饮片、中成药等七大类共100多种沉香产品链,形成种植、加工、销售一条龙的经营模式。2024年沉香行业产值近80亿元,正加速向未来年产值100亿元的目标大踏步迈进。
聚势赋能,“硬举措”擦亮“金品牌”
1月9日下午,在茂名市瑜丰沉香创意产业有限公司,负责人正忙碌地接待着一批来自沙特的采购客商。
“沉香的国际市场潜力非常大。”该负责人告诉《南方》杂志记者,随着合作渠道打开,不断有来自中东等地的国外客商前往电白洽谈沉香采购业务。
2024年9月12日,电白区成功获得了首宗沉香原料出口许可。目前,电白区正积极推动当地香农走出国门,不断扩大影响,让电白沉香“香”飘世界成为现实。
近年来,在推动电白沉香产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中,电白推出多项实招、硬招,不断开拓发展空间,为电白沉香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,注入了强大动力。
积极响应省委、省政府“百千万工程”号召,紧密围绕茂名市委、市政府“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”特色产业发展目标,电白将沉香作为主导产业和“一把手工程”来抓。成立区沉香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,下设沉香工作专班和10个工作组。编制沉香产业发展规划,出台《茂名市电白区促进沉香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》等文件……一系列配套政策的推出,为电白沉香产业发展提供了人才培育、财政金融支持、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等方面的全方位支持。
推动完成85个“奇楠”沉香品种的DNA指纹图谱构建,为沉香品种鉴定提供依据。加强与华南农业大学等合作,组织科研团队、专家教授、企业参与研发,形成沉香产品链。依托沉香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,推动建成全国第五个、广东首个“木作文玩”抖音电商直播运营中心。充分发挥区沉香联合会、沉香协会、沉香行业商会等职能作用和资源优势,大力推进团体标准、企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等的制定、使用……一系列服务措施的落地,推动电白沉香产业链条不断延伸,业态不断丰富。
2024年9月印发的《茂名市电白区沉香产业空间布局规划(2024—2035年)》提出,电白将致力于建设成为国际沉香良种繁育基地、国家沉香产业聚集区、广东省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及粤西沉香全产业链融合带动区。计划到2030年,电白沉香种植面积将扩大至17万~20万亩,向百亿级产业集群目标迈进。
电白区委副书记、政法委书记吴伟华介绍,接下来,电白区将致力于延长沉香产业链条,聚焦标准化、品牌化、规模化、产业化“四化”发展之路,进一步增强电白沉香的市场竞争力、品牌影响力,推动电白沉香产业高质量发展,持续擦亮“中国沉香之乡”的金字招牌。
《南方》杂志全媒体记者、南方+记者 | 刘怀宇 刘龙飞
【通讯员】陈代全
【本文责编】刘龙飞
【频道编辑】陈地杰 李卓华
【文字校对】潘经春
【值班主编】张蓓蕾 郭芳
【文章来源】《南方》杂志2025年第1、2期合刊